学生减负怎能只将“枪口”对准家庭作业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近日,关于小学教育减负的问题又一次成为舆论的焦点,有政协委员提出,应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为学生减负,也为家长减负。一时间,家长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最终不领情的家长占到了多数。
原因显而易见,正如题目所言,学生减负怎能只怪家庭作业?一方面,取消了家庭作业的孩子们也许就“放羊”了,在电子产品普及的今天,更不利于孩子们的健康全面成长,课后写作业最起码还能学些知识。另一方面,没有家庭作业了,家境好的家庭一定会全力以赴为孩子报各种辅导班,从语数外到琴棋书画,而对于家庭条件差一些的孩子反而会产生更大的差距。
笔者认为,减负不能只停留在家庭作业的层面,虽然近些年素质教育的探索实践在逐步加深,也解决了很多教育问题的难点和痛点,但“唯分数论”的情况不变,家庭作业的取消不过是将压力转嫁到家长和家庭的上,更容易造成教育焦虑和不公平——学习好一些的孩子,家长会想更好,并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学习差一些的孩子,家长也会拼尽全力让孩子更进一步。这其中需要家庭所付出的金钱和精力,所承担的压力和焦虑可想而知。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唯分数论”只能是“不算太坏”的教育评价方式,但如何让这“不算太坏”的方式变得更好,才应该是代表们所需要讨论和探索的话题。如果教育评价的“终点”还是分数,如果还是分数决定位置,那么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家长只会是希望学校多补课、多留作业,多抓学习,这样自己的压力才能减轻一些,孩子才有“翻身”的机会。
其实,近些年高考改革已经走上了多元化的道路,但依然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让素质评价真正融入教育评价体系,如何建立更加公平多样的选拔机制,才是应该着重教育改革的焦点,而不是只将“枪口”对准家庭作业。
全国两会是各行各业代表交流的大平台,我们期待代表们能从根本上为教育改革提出建设性和前瞻性的意见,解决教育中更加根本性的问题,为推动教育发展碰撞出更多的智慧的火花。
- 感悟《雷锋日记》中的“三牛”2021-03-05
- 以“铁杵磨成针”的执着精神为民代言2021-03-05
- 学生减负怎能只将“枪口”对准家庭作业2021-03-05
- "提案不能超1500字", "惜字如金"体现务实之风2021-03-05
- “法定婚龄降至18岁”具有一定导向性作用2021-03-05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
iPhone版
![]() |
|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