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书法教育因“祸”得“福”
2月1日,有网友发帖称,人民文学出版社新年礼盒《五福迎春·人文年礼2021》把“福”和“祸”弄混了,并质疑“这还能作为春节礼品吗?”当晚,人文社发出致歉信,并全线下架错版《五福迎春·人文年礼2021》。
新春之际,错把“祸”当作“福”字送给读者,人民文学出版社闹的这出乌龙真让人哭笑不得。面对这样的重大事故和危机,该社及时道歉认错、解释原因、给出解决办法,对所犯错误不推诿、不回避、不辩解,这样的诚恳态度和主动担责的行为,值得点赞。不过,道歉之余,我们更应该有所反思。
众所周知,人民文学出版社是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其旗下出版物以高质量、高品位赢得业界广泛称赞,被誉为“代表中国文学出版社的最高水平”。然而,该社却犯了把“祸”当作“福”这样的低级错误,实属不该。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部分编辑群体缺乏严谨的学风和工作态度,缺乏长期深入的创作和研究等问题。作为一个国字号大社,其编审能力代表着在业界的权威水平,一旦治学不严、有所疏漏,很可能跌下神坛,砸了自家招牌。
此外,该社在道歉信中谈到“对书法缺少专门研究”,这一表述更引发了不少网友担心。要知道,“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曾在几千年间一直作为书写的主要形式,广为流传。这种艺术不仅展现了书写之美,也展现出汉字之美。可如今,不少网友表示“认不出”“识不来”,足见我们对书法艺术的传承和重视程度不足,存在着教育缺失。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一些学校一味地追求考试分数,追逐成绩名次,不仅剥夺了学生的书法艺术培养和锻炼,更不注重学生的书写质量和能力,在这种情形下,书法艺术传承与推广日渐式微,书法艺术的没落,不仅是国人的文化素养的缺失,更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缺憾。
这次事件给我们提了个醒,书法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意义重大,必须重视起来、行动起来。能认识到这一点,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 期盼书法教育因“祸”得“福”2021-02-03
- 人安心 年味足2021-01-15
- 走好文化强国建设的中国道路2021-01-14
- 以文化自信厚植中国之治的根基2021-01-11
- 打造电影全产业链体系2021-01-11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
iPhone版
![]() |
|
请您来信来电(024-31885629)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