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弄虚作假 得找找“上级”的原因
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基层“年底综合征”的表现五花八门,在干部心里槽点满满,但即便如此,基层干部仍旧不得不使出“十八般武艺”,最后都落在“弄虚作假”上。这一现象折射出基层治理的困局。(1月12日半月谈网)
当前,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我们面临的情况越来越复杂,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是真抓实干,还是弄虚作假?是说真话出实招,还是说假话躲着走?检验着党员干部的党性是否坚定,对党是否忠诚老实,对改革发展事业是否勇于担当。
但是,基层“年底综合症”却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万般无奈之下往往不得不“弄虚作假”。
一位长期在社区工作的基层干部说,年底的检查,让基层不得不“造假”。他介绍,以“创建卫生城市”这项工作为例,上级部门检查工作时,要求有2016年到2020年5年的相关档案,除了创卫工作的档案外,还要检查病媒生物防治和健康教育档案。“但是2016年时根本没有要求大家存档,现在又要检查,只能编造档案应付交差。”
看来,有时候基层的“弄虚作假”,根子还真就在上级。明明没有要求创建资料存档,却偏偏要检查,“官大一级压死人”,基层只好满足上级检查需要,搞一搞“弄虚作假”的突击,而上级也自知理亏,面对“速成”的创建资料,自然是睁只眼闭只眼,打着哈哈,于是检查也就草草过关了。
试想一下,比如像全民关注的高考,过去有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现在有课程标准,这些就是每年命制高考试题的指南,绝对不会出现明明要求不考的内容出现在高考试卷上,国家命题中心以及命题专家也绝对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于是,学生和老师自然目标明确,学习和训练的针对性也极强。
看来,我们的上级检查确实缺少了必要的规范和约束,随意性较大,加之位居“上级”,对基层发号施令也就是情理之中,基层不得不拿出“强扭的瓜”,甚至“下蛋的公鸡”出来让上级“心满意足”。
“一个基层十个妈”,基层确实不堪重负。只有上级严格要求自己,充分体谅下级,了解下级,基层才不会患“年底综合症”,基层也才不会用“弄虚作假”来应付上级检查。
- 基层弄虚作假 得找找“上级”的原因2021-01-13
- 为基层减负当谨防“中梗阻”2021-01-13
- 葆有“三心”守初心,提高“三力”闯征程2021-01-13
- 不戴口罩强行外出 大爷的党性不该“退休”2021-01-13
- “小红花”在抗“疫”中绽放2021-01-12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
iPhone版
![]() |
|
请您来信来电(024-31885629)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