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东:无人驾驶商业化应用真的到来了吗?
无人驾驶,最近几年一直是国内外交通运输领域最热的概念。其技术、性能等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测试,应该已经不是大问题,关键是商业化应用。
今天,2019年9月22日,武汉率先在全国迈出无人驾驶商业化应用的关键一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正式揭牌,百度、海梁科技、深兰科技拿到全
球首张自动驾驶商用牌照。大家看到,这是全球首张!
其实在6天前的9月16日,在2019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上海市经信委、市交通委等部门正式颁发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牌照,上海成为国内首个为企业颁发该项牌照的城市。首批获得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牌照的企业有上汽集团、宝马和滴滴。批准载人测试是加快自动驾驶企业在沪发展的关键一步。国内还有一些城市如广州、长沙,都出台政策,允许自动驾驶企业在当地进行载人测试。获得示范应用牌照的企业可先行在城市道路中开展示范应用,探索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化运营。与上述城市相比,武汉无疑更进了一步——发放商业牌照,就意味着,不仅可以在公开道路上进行载人测试,也可以进行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运营了。
汽车的无人驾驶或自动驾驶技术,一直是世界上知名IT企业孜孜以求的探索领域;无人驾驶或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更是这些企业全力追逐的目标。早在2017年11月15日,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暨重大项目启动会公布了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依托四家企业BAT+科大讯飞),涉及百度公司的就是自动驾驶技术,李彦宏更是宣布:2018年与金龙合作,实施和实现无人车量产计划。几乎同时,苹果CEO库克阐述苹果的汽车计划,原来苹果已经花了好几年时间,悄悄地、偷偷地、几乎无声无息地研发无人驾驶技术了。
技术的问题可以突破,但是技术的商业化运作是另一码事。这其中涉及交通安全与管理、驾驶员的失业与就业、政策与法律等许多问题。在国际上,美国已有22个州颁布自动驾驶相关行政命令,或通过了自动驾驶相关法律;德国是对待自动驾驶最为积极的国家,该国议会已经通过一项运输部提出的法案,允许高度或全自动驾驶系统代替人类自主驾驶,并给予其和驾驶人同等的法律位置;法国2016年正式批准所有汽车制造商在公路上测试自动驾驶汽车。
在我国,也进行了积极的测试。工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颁布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对这些测试进行指导。我国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包括封闭测试区和开放道路测试两个方面。一方面,有工信部等部委支持推进了国家级封闭测试示范区,包括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北方)示范区、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无锡)、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浙江5G车联网应用示范区、武汉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广州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智能汽车集成系统试验区(i-VISTA)。另一方面,在开放道路测试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武汉、长春、深圳、杭州、无锡、长沙、保定、济南、平潭、肇庆等多座城市出台了道路测试管理规范,划定了具体道路开放区域。各地区已经出台地方管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选定开放测试路段,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封闭区测试工作,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2月,全国共有22个省市区出台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管理规范或实施细则,其中有14个城市发出测试牌照,牌照数量总计100余张。各测试示范区在测试场地建设、基础设施、测试能力、服务配套、开放路测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且进一步加大建设和投入,同时也形成了一定差异性和特色。
目前国内允许自动驾驶企业开展载人测试的城市已经出现了许多,但进行商业化服务还有不少路要走。比如,政策层面的开放就是一个关键问题。上海、北京、广州规定,载人示范应用企业不得向参与示范应用的志愿者收取费用或报酬,其他示范应用主体不得向参与示范应用的相关方收取费用或报酬,不得从事运输或经营相关活动,总之是以营利为目的。地方政府都没有将载人收费服务纳入管理办法中,这需要等待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测试道路开放方面,也是大问题。上海将在原有11.1公里的基础上新增42.5公里,长度达到53.6公里,覆盖面积65平方公里,涉及不同类型与等级的道路,测试场景由350个增加到1580个,将智能网联汽车的活动范围伸展至工业区、商业区、交通枢纽、住宅区等各个场景中。
上海是国内首个为企业颁发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牌照的城市。这次,武汉发放全球首张自动驾驶商用牌照,率先在全国迈出无人驾驶商业化应用的关键一步。全球首张自动驾驶商用牌照的发放,或为无人驾驶商业化应用打开了通道。
难题还会有,考验还会很多,但步子毕竟迈出去了。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城市加速跟进,测试的成效更加显著,自动驾驶商业化的道路将走得更加踏实。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看到,一个亿万计容量的自动驾驶市场就在我们眼前,一个孕育千百个亿万富翁的自动驾驶产业就在我们眼前。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无人驾驶真正走入普通百姓的生活,真正给世人带来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者梁启东: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 梁启东:深圳高质量发展的“五个破题”2019-08-20
- 梁启东:为基层减负要把好“六关”2019-07-09
- 家乐福中国贱卖苏宁:“零售之王”为什么“折戟沉沙”?2019-07-06
- 梁启东:读懂辽宁经济的八个观点2019-07-02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
iPhone版
![]() |
|
请您来信来电(024-31885629)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