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工作岂能在朋友圈
孙迪
随着社交软件的普及,微信已经不局限于朋友之间,工作沟通逐渐成为了微信的主要用途之一,微信联系人里的领导、同事越来越多。久而久之,朋友圈的动态也越来越“高大上”:开会、志愿服务、深夜加班、烈日下乡……本来发一两条体现下个人工作近况无可厚非,但是遇事便发,且语气愈发官方正式,不免有作秀之嫌,让人顿感无奈。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归根结底还是工作作风出了问题。自认为工作尽了心表了态,也发出来广而告之了,那么结果如何就“问心无愧”了。应对这种虚浮的作风,要及时转变思路,将朋友圈的“假工作”挤出水分。
坚持问题导向谋划工作。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如果谋划工作不以问题角度出发,不以群众需求为方向,那么就会泛泛而谈,毫无方向。结果只能是一些日常琐事,粉饰太平,即便占据了大多数人的朋友圈,喧嚣过后,依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更不会对工作产生任何时效。真正解决了群众需求,不必发朋友圈“昭告天下”,自然会有群众的好口碑。
紧盯结果推动工作落实。工作成效怎么样,最终看落实。落实工作,就是要摆正心态,扎实作风,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工作。越是朋友圈发的勤的人,就越要看他是不是真落实的人。如果赚了吆喝结果却毫无进展,那么就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摆拍式”干部,此类干部要列入“黑名单”重点督查,真正促使干部树立真抓真落实的干事理念。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心态。正如总书记所说,功成不必在我,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做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绩,也要做潜绩。不论显绩还是潜绩,肯定不是朋友圈的功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瞄准的必然不是领导同事的朋友圈,而是人民群众所思所盼。
进入新时代,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向。将人民的需求记在心中,把人民共享到的成果晒在朋友圈,才是我们的初心。
- 新华网评:让金融监管更用心2018-03-15
- 新华网评:做好民生工作要有“三心”2018-03-09
- [两会“三步曲”]做好领保工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2018-03-09
- 【世界看中国】塞尔维亚:中国政府扶贫工作成绩突出 中共严惩贪腐效果显著2018-03-07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
iPhone版
![]() |
|
请您来信来电(024-31885629)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