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芦山地震救援何以如此高效有序?

十指连"新" "掌"握精彩--掌上资讯频道 东北新闻网手机版 3g.nen.com.cn
马安安
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四川紧急行动起来,迅速展开一场科学高效、紧张有序的抗震救灾斗争。(4月23日人民日报)
雅安7.0级地震发生以后,全国上下一盘棋,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至上而下开展生死大救援。目前,灾区已转移安置群众18万多人,商业网点、金融服务逐步恢复营业,灾区学生有望下周复课,灾区人心安定、社会稳定。面临7级强震,芦山地震救援何以如此高效有序?笔者认为: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科学施救是抗震救灾高效有序的根本保证。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抓紧了解灾情,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减少伤亡”。李克强总理乘专机紧急赶赴灾区,指挥救援工作。与此同时,震后20分钟,四川省委、省政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震后不到半个小时,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赶赴震区,靠前指挥,并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实行省、市、县指挥机构三级合一,形成上下联动的高效组织指挥体系。
二是整体联动、部门协作是抗震救灾高效有序的重要保障。地震发生后,军队、武警、公安、消防、矿山救护、民兵预备役、疾病控制等救援力量驰援灾区,到达后,第一时间被指挥部派往重灾乡镇,道路不通的,徒步前往,有的采用直升机空降,并全部实现所有重灾乡镇都派出了救援力量。各“参战”单位,发挥各自特点和优势,迅速投入抗震救灾。目前,到达雅安重灾区的救援力量已有2.7万多人,近2万顶帐篷、5万床棉被,2700张折叠床,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救治伤员10566人次,住院治疗1546人,向外转移重伤员522人。
三是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紧张有序,务实高效是抗震救灾高效有序的重要前提。灾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成为群众战胜灾难、渡过难关的主心骨,组织带领群众开展救援,抓住72小时黄金救援期,争分夺秒搜救和转移群众,震后20多个小时就实现了逐村逐户搜救,从废墟中救出320多人,将灾难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四是志愿组织的爱心支援是抗震救灾高效有序的有力支撑。灾情就是命令,灾情就是集结号,地震发生后,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救援力量源源不断的向雅安驰援,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交通、通讯,以最快的速度抢救危重病人,挽救生命。中国红十字会、壹基金等志愿者组织发挥组织、专业优势,成为政府抗震救灾行动力量的有力补充,为打赢抗震救灾这场硬帐奠定了基础。

请您来信来电(024-31885639)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 雅安地震给科学救灾上了一课 13-04-2314:24 |
· | 祈福雅安 爱不应该成为废墟 13-04-2314:00 |
· | 面对灾难,让我们“一起吃这锅粥” 13-04-2313:57 |
· | 灾难面前,爱心怎容如此消遣? 13-04-2313:49 |
· | 美哉!地震中学生接力了人性光辉 13-04-2312:06 |